測斜儀的工作原理
測斜儀的工作原理是測量測斜管軸線與鉛垂線之間的夾角變化量,從而計算出土層各點的水平位移大小。
通常在壩內埋設一垂直并互成90°四個導槽的管子,當管子受力發生變形時,將測斜儀探頭放入測斜管導槽內,逐段(一般50cm一個測點)量測變形后管子的軸線與垂直線之間的夾角θi,并按測點的分段長度,分別求出不同高程處的水平位移增量Δdi,即Δdi=Lsinθi。(1)由測斜管底部測點開始逐段累加,可得任一高程處的實際位移,即bi=ΣΔd。
(3)式中Δdi為量測段內的水平位移增量;L為量測點的分段長度,一般常取015m;θi為量測段內管軸線與鉛垂線的夾角;bi為自固定點的管底端以上i點處水平位移;B為管口在該次觀測時的水平位移 ;n為測斜孔分段數目,n=H/015,H為孔深。
本文由測斜儀整理,此文不代表本站觀點。
上一文章:路面標線測厚儀該怎么操作?
下一文章:錨索計該如何安裝